第6章 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A+ A-

  另外三个人看着双拳紧握的常浩南,他们当然知道后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决定要在课程作业中给自己上难度。

  他们不知道的是,常浩南当年差点就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只不过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牙齿咬合不良所以被刷了下来。

  “但是浩南,如果这样的话,可就不只是飞机设计问题了。”周书万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懂得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立足现有的成熟技术,就要是还要考虑生产制造方面的问题,但我们毕竟还只是大学生,根本无从得知我国目前航空制造技术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啊?”

  常浩南看了看旁边的周书万,在书桌前负手而立:“从一开始,我就没准备只是做一个不能落地的设计。”

  按照常理来说,周书万的话当然是有没错的。

  然而他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后重生回来的人,本身就超越了常理。

  实际上最一开始的时候,要说改进歼7,常浩南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由魔改的“超7”计划衍生出的FC1枭龙战斗机,这架飞机从外形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半点原来型号的影子。

  但是在昨天见识了这个年代电脑的真实性能之后,他意识到在搞不到超算资源的情况下,想要靠一台普通PC把DSI进气道给设计出来就已经难比登天,更不用说同样改动很大的机体其它部分。

  并且眼下国内能自主生产的最好的航发也就是涡喷13F,实在是不够推动一架第三代战斗机。

  没办法,饭要一口一口吃,科研要一步一步做。

  航空工业的发展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目前的身份还只是个本科生,能撬动的资源有限,无法最大程度发挥系统的效率。

  在上一世的同一个时间点上,常浩南的野望确实是设计出一种能够装备人民空军提高战斗力的机型。

  但如今重活一世,甚至还有系统帮助的情况下,这个歼7改进方案对于他来说更大的意义则是一块敲门砖。

  一块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敲门砖。

  因此设计方案除了要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之外,还得足够短平快和接地气,能够在课程设计作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体现出自己目前对于航空工业发展的整体认识。

  常浩南记得他这门课的老师叫做刘洪波,是个很年轻的教授,在下个学期开始之后不久就被借调走参加运7-200A,也就是后来新舟60客机的适航审定和技术改进工作去了。

  时间正好在他们这一届的研究生推免流程结束之后。

  所以刘教授的不少学生也跟着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相关工作。

  都是机会。

  而常浩南现在最需要的恰好就是这种机会。

  在确定了改进方案的基本原则之后,第一个开口的竟然还是张漫。

  “南哥,我刚刚在图书馆查了一些过去已经存在的对米格21或者歼7的改进思路。”张漫说着把书包和布袋都放在桌子上,然后掏出了一大堆的资料。

  “首先是我们国家已经有过的改进方案,把米格21的大三角翼更换成双三角翼,减小机翼平均弦长,增加展舷比,重点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不过因为进气道没有改进,所以头锥还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雷达,所以别说超视距,甚至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张漫翻出一张歼7E的三视图,放到常浩南面前——毕竟是现役装备,详细的设计图是搞不到的,然后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后者的表情。

  在发现没有什么变化之后,张漫果断把这张图纸推到一边,又拿出来了另外一份资料,这个就要详细得多,甚至有不少具体的数据。

  “第二个是米格设计局自己的改进,也就是米格21MF和米格21比斯,在总体气动布局不变的情况下放大机体,增大进气头锥,在里面安装雷达,不过代价是机动性能会有很大的下降。”

  “我觉得这个思路不错。”

  周书万撑起身子看向桌上的图纸。

  “80年代末,我们也设计过一种类似思路的歼7C,不过最后只生产了十几架,我觉得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完善一下,进一步增大头锥体积,再加上现在的雷达技术肯定比当年更强,这样甚至可能发射像霹雳-4那样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1996年的时候,霹雳4早就已经下马了,而霹雳11还处在艰难的仿制过程中,不过这并不影响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畅想一种新的、射程更远的武器。

  然而旁边的张漫在后者才说到一半的时候就通过常浩南的表情确定这也不是对方想要的思路。

  因此周书万的话音刚落,她就马上发表了相反的意见:“我倒是觉得这个也不太符合南哥刚才提出来的想法,对飞机的改动太少了,选这个方案实在有点看不起我们南哥的能力。”

  而刚刚还处在兴头上的周书万被自己的女神这样丝毫不留脸面地直接否定,甚至还扯到了对常浩南能力的认可上面,因此整个人直接尬在了原地,看了看张漫,又看了看旁边眉头微皱的常浩南。

  本来,在张漫刚才掏出一大堆资料开始梳理思路的时候,常浩南对她的观感其实是大为改善的,先不说是不是有用,但至少人家表现出来了要主动帮你做事而不是袖手旁观的意思。

  但她随后的言行却让好不容易在常浩南心中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迅速崩掉了。

  要知道,这个大作业虽然是四人一组,但在评分的时候也不是组内所有人成绩都一样,而是会按照各个成员对工作做出的贡献,在小组作业评分的基础上有所浮动。

  已经被认定是大腿的常浩南和已经准备划水且对成绩并不关心的吴懿范自然稳列贡献排名的头尾,因此目前存在讨论空间的就只剩下张漫和周书万到底谁排第二。

  溜须拍马也好,八面玲珑也罢,这都是一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常浩南自己不擅长这个但也绝对不会看不起擅长这个的人,至于周书万和张漫之间的感情问题,那也跟他一个外人没关系。

  但是张漫刚刚在通过察言观色逢迎他的同时,却还不忘记暗戳戳地踩上周书万一脚,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

  如果常浩南这个时候直接表示赞同张漫的想法,那就相当于被后者给当了枪使。

  周书万是个老实人不假,但老实人也不能这么受欺负。

  这是会影响团结的。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重生1996,设计一架战斗机!(新书求追读)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第3章 现在的本科生都这么厉害了? 第4章 下一步工作(求追读) 第5章 歼7的改造方案 第6章 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第7章 方案敲定【跪求追读】 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跪求追读】 第9章 学霸之间,亦有差距! 第10章 歼8大战F22? 第11章 学姐怀疑人生了【求追读】 第12章 钞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第13章 你告诉我这叫歼7? 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 第15章 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婊 vip 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 vip 第17章 院士的青睐【上推荐了,跪求追读】 vip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 vip 第19章 我选择留下【跪求追读!】 vip 第20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求追读!】 vip 第21章 技术报国 vip 第22章 院士请去做毕设【求追读!】 vip 第2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vip 第24章 叶片翼型和积叠线的参数化重构 vip 第25章 从风扇叶片引发的思考 vip 第26章 发个专利吧 vip 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 vip 第28章 咱们会有更好的! vip 第29章 国产客机的遗憾 vip 第30章 一天,解决难题! vip 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 vip 第32章 出结果了 vip 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 vip 第34章 关键抉择【求追读】 vip 第35章 保研名额【求追读】 vip 第36章 作茧自缚 vip 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求追读】 vip 第38章 学年结束 vip 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 vip 第40章 好好听讲! vip 第41章 要不试试美人计? vip 第42章 破格,直博! vip 第43章 新改型 vip 第44章 富士电机的小动作【求追读】 vip 第45章 降维打击的风扇设计 vip 第46章 航空技术,为您护航 vip 第47章 主动颤振控制,成功! vip 第48章 【求追读!】新舟,启航 vip 第49章 歼7F【推荐关键期了,求追读!】 vip 第50章 抢人 vip 第51章 【求追读!】八三工程(上) vip 第52章 八三工程(下) vip 第53章 直道超车【求追读!】 vip 第5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 vip 第55章 另请高明【求追读!】 vip 第56章 前往盛京! vip 第57章 思路转变 vip 第58章 项目进展 vip 第59章 这个机翼还有改进的余地 vip 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 vip